為進一步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推動公司加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學習培訓,提升其專業能力,現推出“食品安全應知應會”專欄,科普與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安全風險防控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要求。
一、食品安全基本概念
1、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事故是指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3、污染物
污染物是指食品中各種非有意加入的、可能影響食品安全和可食用性的生物或化學物質、異物或其他物質。
4、污染
污染是指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生物、化學、物理污染因素傳入的過程。
5、危害
危害是指食品中可能對健康導致不良影響的某種生物、化學,物理因素或條件。
潛在危害是指如不加以預防,將有可能發生的食品安全危害;
顯著危害是指如不加以控制,將極可能發生并引起疾病或傷害的潛在危害。
二、食品安全管理基本概念
6、食品安全風險
食品安全風險是指食品中危害產生某種不良健康影響的可能性和該影響的嚴重性。
7、食品安全風險分析
食品安全風險分析是國際公認的食品安全科學管理手段,包括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風險交流。
風險評估是指以科學為基礎進行危害識別、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評估和風險特征描述;
風險管理是指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選擇制定合適的風險預防或控制措施或方案;
風險交流是指各利益相關方就風險相關信息進行交流。
8、食品安全標準
食品安全標準是食品安全法規定的強制執行的標準。
9、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包括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等。
10、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按照法律規定,為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風險,保證食品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組合形成的工作規程或行動準則等。
11、食品防護計劃
食品防護計劃是為了保護食品供應,免于遭受生物的、化學的、物理的蓄意污染或人為破壞而制定并實施的措施。
三、食品安全基本原則
12、預防為主
預防為主是指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各項工作要關口前移,通過加強日常監管工作,消除隱患,防患于未然。
食品生產經營許可、食品安全自查報告、責任約談等制度都體現了預防為主原則。
13、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指基于科學結論的風險監測、風險評估、風險交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制度、食品安全標準管理制度、風險分級管理制度等規定都體現了風險管理原則。
14、全程控制
全程控制是指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管理制度,建立原料控制、過程控制、檢驗控制、生產銷售記錄等制度。
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控制、食品安全追湖等制度都體現了全程控制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