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日期:年____月____日 檢查人: 復核人:____ |
|||
檢查區域:□原料處理區 □炒制車間 □包裝車間 □倉儲區 □輔助設施 |
|||
一、組織架構與職責落實檢查 |
|||
序號 |
檢查內容 |
檢查標準(依據手冊) |
檢查結果(√/×/ 備注) |
1 |
品控經理職責 |
已制定季度消毒方案,審批記錄完整,季度微生物超標≤1 次 |
|
2 |
現場 QA 職責 |
每日檢查消毒劑濃度,操作規范性問題整改率 100% |
|
3 |
設備工程師職責 |
消毒設備保養計劃完整,設備故障率≤5% |
|
4 |
生產組長職責 |
班組清潔任務落實,清潔遺漏率≤0.5%,異常及時上報 |
|
二、人員衛生管理檢查 |
|||
序號 |
檢查內容 |
檢查標準(依據手冊) |
檢查結果(√/×/ 備注) |
1 |
進入前流程 |
風淋室使用≥15 秒,更換專用鞋套,手部執行 “六步法 + 酒精噴灑” 消毒 |
|
2 |
過程中消毒 |
每小時用 75% 酒精凝膠進行手部消毒,記錄完整 |
|
3 |
離崗后處理 |
工作服放入指定回收箱,紫外消毒≥30 分鐘 |
|
4 |
記錄完整性 |
《人員衛生檢查表》填寫完整(含體溫、防護裝備完整性) |
|
三、設備清洗消毒檢查 |
|||
序號 |
檢查內容 |
檢查標準(依據手冊) |
檢查結果(√/×/ 備注) |
1 |
通用流程執行 |
按 “停機斷電→拆卸部件→高壓水槍沖洗(≥10MPa)→消毒劑浸泡→超聲波清洗(10 分鐘)→純化水漂洗→干燥→紫外消毒(30 分鐘)” 執行 |
|
2 |
炒制鍋清潔 |
每日用堿性清潔劑(1:30)刷洗,每周用 5% 硝酸溶液酸洗 |
|
3 |
輸送帶消毒 |
每 2 小時用 0.2% 食品級過氧乙酸擦拭 |
|
4 |
可拆卸部件處理 |
單獨清洗、消毒,無殘留堆積 |
|
四、季節專項管理檢查 |
|||
序號 |
檢查內容 |
檢查標準(依據手冊) |
檢查結果(√/×/ 備注) |
1 |
梅雨季(濕度>70%) |
每小時記錄溫濕度,除濕機啟動后濕度≤55%;墻面每日用 200ppm 次氯酸鈉擦拭 + 紫外照射 1 小時;包裝材料增加鋁箔層數 |
|
2 |
高溫季(>35℃) |
炒制區霧化冷卻系統運行,水溫≤25℃;空氣用 0.3ppm 臭氧消毒(每日 2 次);工器具每 1 小時消毒 1 次 |
|
五、消毒劑管理檢查 |
|||
序號 |
檢查內容 |
檢查標準(依據手冊) |
檢查結果(√/×/ 備注) |
1 |
儲存條件 |
次氯酸鈉避光、溫度≤30℃;過氧乙酸單獨存放、遠離金屬 |
|
2 |
有效期與監控 |
次氯酸鈉有效期 7 天(每日監控 2 次);過氧乙酸有效期 14 天(每 4 小時監控 1 次) |
|
3 |
配制流程 |
次氯酸鈉(100ppm)按 “10ml 5% 原液 + 990ml 純化水” 配制,余氯檢測 10-15ppm |
|
4 |
記錄完整性 |
《消毒劑配制登記表》填寫完整(含配制人、濃度、有效期) |
|
六、設備材質操作檢查 |
|||
序號 |
檢查內容 |
檢查標準(依據手冊) |
檢查結果(√/×/ 備注) |
1 |
不銹鋼設備 |
每月用 10% 硝酸鈍化處理;每季度 3M 銅綠假單胞菌測試片檢測無生長 |
|
2 |
塑料設備(PEEK 材質) |
不接觸>80℃介質;每半年檢測表面粗糙度 Ra≤0.8μm |
|
七、安全防護與應急處理檢查 |
|||
序號 |
檢查內容 |
檢查標準(依據手冊) |
檢查結果(√/×/ 備注) |
1 |
個人防護 |
強制穿戴防滑靴(防滑系數≥0.8)、防沖擊型護目鏡、丁腈手套;破損 / 污染立即更換,班后集中消毒 |
|
2 |
次氯酸鈉泄漏應急 |
疏散至逆風向上,穿戴 A 級防護服,用碳酸氫鈉中和,廢水導入應急池(pH 調至 6-9) |
|
八、記錄與監控體系檢查 |
|||
序號 |
檢查內容 |
檢查標準(依據手冊) |
檢查結果(√/×/ 備注) |
1 |
記錄保存 |
清洗消毒記錄表保存 3 年(每日審核);設備維護日志保存 5 年(每周審核);微生物檢測報告永久保存(每月審核) |
|
2 |
監測結果 |
設備表面 ATP≤100RLU;空氣菌落總數(沉降法)≤30CFU / 皿;手部微生物(接觸碟法)≤10CFU / 碟 |
|
總體評估 |
|||
• □ 符合要求(所有項目均達標)• □ 需整改(具體問題:____) |
|||
• □ 嚴重不符合(需立即停產整改,問題:____) |
|||
整改措施及完成時限:____ |
|||
此清單嚴格依據手冊條款制定,可作為日常巡檢、定期審核的標準化工具,確保清洗消毒程序全流程合規可追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