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廣大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安全的日益重視,食品企業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審核和要求。其中,產品的可追溯性是在眾多審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一個食品企業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條件。
可追溯性,就是為了明確“相應產品在何時、何地、由何人生產”,同時將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出廠、消費直至消耗完全的全過程呈現為可追蹤狀態。可追溯性不僅被用于品質管理,還在召回問題防范、損失超小化,甚至經營課題的提取及改善等方面廣泛發揮作用。
食品追溯,又分為正向追溯和逆向追溯。正向追溯就是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出廠、消費環節的整個過程的記錄信息等,逆向追溯則是根據產品的批號或其他信息,往前追溯產品的出廠、生產、原料采購等信息。
基于產品追溯的重要性及復雜性,本文就食品企業的產品追溯基本流程進行簡要分析:
一、物料的采購與驗收
1、驗收標準
由技術部門及質控部門牽頭,采購部門配合,根據相關國家法律法規、產品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驗收標準(包含允收標準及拒收標準)。
2、物料采購
2.1采購部根據制定的驗收標準,進行原輔材料、食品添加劑、包材等相關供方評價及購入計劃;
根據追溯的要求,做到物資的來源合法,證照齊全,來源可追溯。
包括供應商的資質證件、產品規格書、產品型檢報告、批檢報告等,如有必要,還需要實際到現場進行供應商評審,確保原物料的合法合規。
2.2 根據購入計劃及供應商評定,采購合格的原物料進廠,質控部根據驗收標準,對原輔材料、食品添加劑、包材等進行查驗,核實物料的資質證件,檢測物料的質量,判定物料是否能正常入廠,并做好相關記錄。
二、產品生產
1、產品開發
1.1開發方案:根據市場調研或客戶需求,制定產品的開發方案。包括產品規格書、產品配方、基本工藝流程、成本測算等;
1.2 小試、中試:根據開發方案,進行產品的小試及中試,并進行詳細記錄。并結合小試及中試的樣品,進行相關評鑒工作、改進工作、貨架期驗證、營養成分檢測等,并完善相關生產配套文件。
2、產品量產
2.1 生產培訓:量產前,根據制定的生產工藝操作規程,對參與生產的員工進行培訓,培訓包括PPT講授、現場培訓、培訓考核等方式,培訓完畢并進行效果確認后,方能開始產品量產;
2.2產品生產:根據既定的工藝流程,有序地組織生產工作,并認真做好相關記錄。記錄包括:
2.2.1所使用原物料的來源(廠家、池號、壇號等)、生產批號、領用量、使用量、結存等;
2.2.2每個生產流程的操作記錄,如:出入池記錄、腌漬記錄、預處理記錄、配料記錄、拌料記錄、包裝記錄、殺菌記錄、金檢機或X光機檢測記錄等;
3、產品入庫:
當天生產的產品噴碼當天的生產批號,并及時入庫,做好統計和標識。
4、過程監控:
4.1過程檢測:對制程半成品、成品進行實時檢測,包括理化指標檢測、感官評定等,并做好相應記錄;
4.2制程點檢:生產部和質控部根據產品特性及生產實際,制定相應的點檢計劃,特別是關鍵控制點的點檢。如實填寫點檢記錄。
4.3制程不合格品處置:針對制程中出現的不合格品,由質控部牽頭,組織不合格品評審處理流程,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糾偏措施,確定不合格品的處置方式,跟進處置結果。全程進行文件記錄。
4.4讓步接收、緊急放行事項:由于特殊原因需要讓步接收、緊急放行、特別處理的產品,流轉部門進行書面記錄、標識中注明如“讓步接收”等字樣,以便進行追溯性驗證。
三、出廠
1、出廠檢驗:
根據產品執行標準及客戶標準,確定檢測項目,對產品進行出廠檢測,并開具相應的出廠檢驗報告單;
2、出庫記錄:
根據市場訂單,做好產品出庫記錄,明確出庫產品的品類、數量、批號、去向等;
3、裝車及出廠:
對運輸車輛進行衛生檢查及注意事項告知,填寫相關記錄,確認無誤后方可裝車。
裝貨完畢后,清點車上貨物及庫存結存,做到賬物相符,方可放行。
四、市場跟進:
1、客戶維穩:
由客服部做好市場跟進,做好客戶回訪及溝通工作,了解客戶需求及建議,由技術部和質控部配合,做好產品的優化升級工作;
2、客訴處理:
如有客戶投訴,客服部及時對接質控部,進行原因分析,確定整改措施,并進行相關培訓,將整改措施落實到位,驗證整改效果。
以上是食品追溯必經的四個基本環節,每個環節都需要認真做好真實、準確的記錄和文件,并對記錄文件進行系統地歸檔整理,保證產品的可追溯性,實現可以根據產品的批號或其他信息,反推整批產品的相關指標、生產過程、原物料信息等,在維護企業品牌形象的同時,也讓廣大消費者買的放心、吃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