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質量管理 » 質量管理綜合 » 正文

肉制品企業生產現場檢查中常見的問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9-04  來源:食品質量管理公眾號  作者:我是食干家
核心提示:結合《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及 GB 1488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要求,肉制品企業生產現場檢查中常見問題主要集中在生產場所與布局、設備設施、過程控制、人員管理、原輔料與成品管理五方面,具體如下:
  肉制品(如腌臘肉、醬鹵肉、熏烤肉、速凍調理肉等)因富含蛋白質、水分,易滋生微生物且存在交叉污染風險,是食品生產監管的重點品種。
 
  結合《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及 GB 1488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要求,肉制品企業生產現場檢查中常見問題主要集中在生產場所與布局、設備設施、過程控制、人員管理、原輔料與成品管理五方面,具體如下:
 
一、生產場所與布局:交叉污染風險突出
 
  生產場所是肉制品安全的 “物理屏障”,布局不合理或環境不達標,易直接導致微生物污染、生熟交叉污染,是檢查中最高頻的問題領域。
 

常見問題

具體表現

潛在風險

生熟區域未有效隔離

1. 生肉解凍區與熟肉冷卻區相鄰,無物理隔斷(如無密閉墻、傳遞窗);

2. 熟肉制品包裝間與生肉切割間共用一個通風系統;

3. 運輸生肉與熟肉的工具(如推車、周轉筐)混用,未做標識區分

生肉攜帶的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致病菌污染熟肉,導致食源性疾病(如腹瀉、敗血癥)

潔凈區環境不達標

1. 醬鹵肉、熏烤肉的冷卻間 / 包裝間(潔凈區)空氣潔凈度未達到 “十萬級” 要求,或未定期檢測;

2. 潔凈區入口無 “二次更衣 + 洗手消毒 + 風淋” 流程(如人員僅換工作服,未消毒手部);

3. 潔凈區地面有積水、墻面發霉,或垃圾桶未使用帶蓋密閉式

潔凈區微生物超標,導致熟肉制品保質期縮短、變質,甚至引發批量召回

功能分區混亂

1. 原料庫(生肉)與成品庫(熟肉)未分開,或成品庫內存放清潔劑、潤滑油等非食品物品;

2. 生產車間內設置員工休息室、更衣室(應獨立設置在車間外或非生產區域);

3. 廢水排放口靠近原料入口,或排水坡度反向(導致污水倒流至生產區)

1. 成品被原料污染或化學物質污染;

2. 員工活動產生的毛發、皮屑等異物混入產品;

3. 污水攜帶的致病菌污染生產環境

 
二、設備設施:清潔、維護與材質不達標
 
  肉制品生產依賴解凍、切割、腌制、蒸煮、殺菌、冷卻、包裝等多環節設備,設備問題直接影響產品安全與品質,常見問題集中在 “清潔不到位”“維護缺失”“材質不合規” 三類。
 
  1. 設備清潔不徹底(最普遍問題)
 
  具體表現
 
  切割刀具、絞肉機、灌腸機的 “縫隙 / 死角” 殘留肉糜(如絞肉機刀片間隙、灌腸機管道內壁),未按 “班前班后拆解清潔” 要求操作
 
  蒸煮鍋、殺菌釜的排氣閥、壓力表周圍有油污堆積,未定期擦拭
 
  冷卻設備(如冷風機、冷庫蒸發器)表面有霜層或灰塵,未定期除霜、清潔。
 
  潛在風險
 
  殘留的肉糜變質后滋生細菌,后續生產時污染新原料,導致產品微生物超標(如菌落總數、大腸菌群不合格)。
 
  2. 設備維護與校準缺失
 
  具體表現
 
  殺菌釜、巴氏殺菌機的溫度傳感器、計時器未定期校準(應每 3-6 個月校準 1 次),導致實際殺菌溫度 / 時間不足(如設定 85℃,實際僅 80℃);
 
  冷庫、冷卻間的溫度記錄儀故障,無法實時監控溫度(熟肉冷卻需在 2 小時內從 60℃降至 15℃以下,6 小時內降至 8℃以下,溫度失控易滋生李斯特菌);
 
  包裝機的封口溫度不穩定,部分包裝密封不嚴(易導致成品受潮、氧化變質)。
 
  潛在風險
 
  殺菌不徹底導致致病菌殘留,溫度失控加速產品變質,直接引發食品安全事故。
 
  3. 設備材質不合規
 
  具體表現
 
  部分輔助工具(如周轉筐、舀肉勺)使用普通塑料(非食品級 PP/PE 材質)或碳鋼材質(易生銹);
 
  設備軸承、齒輪使用的潤滑油為工業級(非食品級潤滑油),且密封不良導致潤滑油滲漏;
 
  車間內使用木質砧板(易吸附肉糜、滋生霉菌,且無法徹底清潔)。
 
  潛在風險
 
  非食品級材質遷移有害物質(如塑料中的增塑劑、碳鋼的鐵銹),工業潤滑油污染產品,木質砧板的霉菌產生毒素(如黃曲霉素)。
 
三、過程控制:關鍵環節記錄缺失或執行不到位
 
  肉制品生產的 “解凍、腌制、殺菌、冷卻” 是關鍵控制點(CCP),過程控制失效是導致產品不合格的核心原因,常見問題如下:
 
  1. 原料解凍與腌制不規范
 
  具體表現
 
  生肉在室溫下解凍(應在冷庫、冷藏間或微波解凍,室溫解凍易導致表面細菌大量繁殖);
 
  腌制過程中添加亞硝酸鹽(護色、防腐)時,未按 “限量添加” 要求稱重(GB 2760 規定肉制品中亞硝酸鹽殘留量≤30mg/kg),僅憑經驗添加;
 
  腌制容器未加蓋,或腌制間溫度超過 10℃(溫度過高加速亞硝酸鹽轉化為致癌物亞硝胺)。
 
  潛在風險
 
  亞硝酸鹽超標導致急性中毒(如高鐵血紅蛋白血癥),或亞硝胺超標增加致癌風險。
 
  2. 殺菌過程記錄不完整
 
  具體表現
 
  殺菌釜操作記錄僅填寫 “設定溫度 / 時間”,未記錄 “實際溫度 / 時間”(如殺菌過程中溫度波動未備注);
 
  不同批次的殺菌記錄混填,或記錄涂改后無簽名確認;
 
  部分批次未留存殺菌記錄(應至少保存 2 年,便于追溯)。
 
  潛在風險
 
  無法追溯殺菌過程的合規性,出現問題時難以定位原因,且不符合 “可追溯” 監管要求。
 
  3. 成品冷卻與儲存不當
 
  具體表現
 
  熟肉蒸煮后直接在車間室溫冷卻(未在專用冷卻間),冷卻時間超過 8 小時;
 
  冷卻后的熟肉未及時包裝,在潔凈區暴露存放時間超過 2 小時;
 
  成品庫內不同批次、不同品類的肉制品未分區存放,或堆疊過高導致底層產品受壓變形、包裝破損。
 
  潛在風險
 
  冷卻時間過長滋生李斯特菌(該菌在低溫下仍可繁殖),暴露存放導致異物污染(如毛發、灰塵),儲存不當導致產品變質。
 
四、人員管理:健康與操作合規性不足
 
  肉制品生產需人員直接接觸原料與成品,人員管理漏洞易引入 “生物污染(如致病菌)” 和 “物理污染(如異物)”,常見問題如下:
 
  1. 健康管理不規范
 
  具體表現
 
  部分直接接觸食品的員工(如切割工、包裝工)健康證過期(應每年體檢 1 次),或患有痢疾、傷寒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仍上崗;
 
  企業未建立 “每日健康晨檢制度”,員工出現發熱、腹瀉、皮膚傷口等癥狀時未及時調離崗位。
 
  潛在風險
 
  員工攜帶的致病菌(如痢疾桿菌)通過手部接觸污染產品,導致食源性疾病傳播。
 
  2. 操作行為不合規
 
  具體表現
 
  員工進入潔凈區未按規定更衣(如工作服未扣好、戴首飾上崗),或手部消毒后接觸非潔凈物品(如手機、門把手);
 
  生產過程中徒手接觸熟肉(應使用一次性手套、鑷子);
 
  員工在車間內飲食、吸煙,或佩戴的發帽未完全覆蓋頭發(易導致毛發混入產品)。
 
  潛在風險
 
  引入異物(毛發、首飾)或致病菌,違反衛生規范,影響產品質量。
 
  3. 培訓記錄不真實
 
  具體表現
 
  企業僅留存員工培訓簽到表,無培訓內容(如亞硝酸鹽使用規范、殺菌操作流程)、考核記錄;
 
  新員工未經過崗前培訓直接上崗,或年度再培訓內容與實際生產需求脫節(如未培訓新修訂的 GB 2760 標準)。
 
  潛在風險
 
  員工不掌握關鍵操作規范,因操作失誤導致產品安全風險(如亞硝酸鹽添加過量)。
 
五、原輔料與成品管理:追溯鏈條斷裂
 
  肉制品的原輔料(如生肉、亞硝酸鹽、食品添加劑)和成品的 “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是監管核心要求,常見問題集中在 “進貨查驗缺失” 和 “成品追溯不全”
 
  1. 原輔料進貨查驗不完整
 
  具體表現
 
  采購生肉時未索取 “供應商生產許可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每批次檢驗報告”(缺一不可),或報告與批次不對應;
 
  采購亞硝酸鹽、香辛料等食品添加劑時,未查驗 “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證”,或未記錄添加臺賬(如添加日期、批次、用量、操作人員);
 
  原輔料入庫時未驗收(如未檢查生肉的色澤、氣味,導致變質原料入庫)。
 
  潛在風險
 
  使用不合格原料(如病死肉、過期添加劑),無法追溯問題原料來源,出現安全事故時難以召回。
 
  2. 成品檢驗與追溯不到位
 
  具體表現
 
  未按 “每批次成品必檢” 要求進行出廠檢驗(如僅抽檢部分批次,或省略微生物、亞硝酸鹽殘留等關鍵項目);
 
  成品標簽未標注 “生產日期、批次、保質期、生產許可證號”,或標注錯誤(如涂改生產日期);
 
  成品銷售記錄僅記錄客戶名稱,未記錄 “銷售批次、數量、發貨日期”,無法實現 “一鍵召回”。
 
  潛在風險
 
  不合格成品流入市場,出現問題時無法快速召回,擴大安全事故影響范圍。
 
企業需關注的重點
 
  針對上述常見問題,肉制品企業需從 “硬件優化 + 軟件完善 + 人員規范” 三方面關注:
 
  1、硬件優化
 
  劃分獨立生熟區、更換食品級設備材質、定期校準關鍵設備(如殺菌釜、溫度記錄儀)
 
  2、軟件完善
 
  建立關鍵控制點記錄制度(如殺菌、冷卻記錄)、完善進貨查驗與成品追溯臺賬、留存真實培訓與健康記錄
 
  3、人員規范
 
  嚴格執行健康晨檢、強化潔凈區操作培訓、杜絕徒手接觸熟肉等違規行為。
 
  通過上述重點關注,可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風險,有效符合監管檢查,同時保障產品質量與消費者健康。
 
編輯:foodqm

 
分享:

食品伙伴網質量服務部為您提供專業的SC咨詢指導、企業標準備案、供應商審核、FDA注冊咨詢、ISO9001、ISO22000、HACCP、有機食品認證等服務。
聯系電話:0531-82360063
電話/微信:15269187106


HACCP聯盟

食品質量管理
[ 網刊訂閱 ]  [ 質量管理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質量管理
點擊排行
收縮

在線咨詢

  • 0531-82360063
  • 郵箱
  • 聯系人
  • 聯系人

     
     
    Processed in 0.045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9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