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質量管理 » 質量管理綜合 » 正文

做好原物料驗收的關鍵環節和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9-10  來源:食品質量人  作者:紅楓
核心提示:做好食品工廠的原物料驗收是保障食品安全、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防線。以下是系統化做好原物料驗收的關鍵環節和措施:
  做好食品工廠的原物料驗收是保障食品安全、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防線。
 
  以下是系統化做好原物料驗收的關鍵環節和措施:
 
一、建立清晰、可執行的驗收標準與規范
 
  1、制定詳細的規格書:
 
  規格書內容要涵蓋: 原料名稱、供應商、執行標準(國標、行標、企標、供應商規格書)、感官要求(顏色、氣味、狀態、雜質等)、理化指標(水分、蛋白質、脂肪、酸價、過氧化值、特定成分含量等)、微生物指標(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等)、包裝要求(材質、規格、標識、密封性)、儲存條件(溫度、濕度、避光等)。
 
  規格書中明確允收/拒收界限: 每一項指標都要有明確的合格范圍,超出即拒收。
 
  特別提醒:規格書是采購雙方協商的標準
 
  2.建立書面的驗收程序
 
  明確規定不同類別原物料的驗收流程、責任人、操作步驟、抽樣方案、檢驗方法、記錄要求、異常處理流程(如讓步接收、退貨、索賠等)。
 
  程序應覆蓋從車輛/貨物到達、信息核對、感官初檢、抽樣、實驗室檢測、結果判定、入庫儲存到記錄歸檔的全過程。
 
二、嚴格把控供應商源頭
 
  1.嚴格進行供應商選擇和評估:
 
  進行供應商資質審核(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相關認證如ISO 22000, HACCP, BRC, GMP等)。
 
  進行供應商現場審核,評估其質量管理體系、生產環境、過程控制、檢測能力、追溯體系等。
 
  評估供應商的歷史績效(供貨及時性、質量穩定性、問題響應速度等)。
 
  建立合格供應商名錄并動態管理。
 
  2.供應商溝通與要求:
 
  明確向供應商傳達驗收標準和程序要求。
 
  要求供應商提供每批次的出廠檢驗報告或合格證明。
 
  要求供應商規范運輸過程,確保符合儲存條件(如冷鏈、防潮、防污染)。
 
三、嚴謹的驗收操作流程
 
  1.到貨核對與感官初檢:
 
  核對信息:核對送貨單、采購訂單、供應商提供的檢驗報告上的信息(品名、規格、批次號、生產日期、保質期、數量)是否一致。批次號至關重要!
 
  檢查運輸狀況:檢查運輸車輛/容器的衛生狀況、溫度記錄(如需冷鏈)、是否有雨淋、污染、破損等異常。
 
  感官檢查:打開包裝(按抽樣方案),檢查原料的感官特性(顏色、氣味、狀態、異物、蟲害霉變等)是否符合規格書要求。這是快速發現嚴重問題的關鍵步驟。
 
  2.科學抽樣:
 
  2.1制定抽樣方案:根據原料的風險等級(高風險如生鮮肉禽、乳制品、蛋類;中低風險如糖、鹽、包裝材料)、供應商表現、歷史質量情況等,制定科學的抽樣方案(如GB/T 2828.1或其他適用的標準)。方案需明確抽樣數量、抽樣方法(隨機性、代表性)、抽樣點。
 
  2.2規范操作:使用清潔消毒的取樣工具和容器,在合適的區域進行取樣,避免交叉污染。取樣后及時標識樣品信息(品名、批號、取樣日期、取樣人等)。
 
  3.實驗室檢測:
 
  3.1依據標準檢測:嚴格按照規格書和國家/行業標準規定的檢測方法對關鍵指標進行檢測。
 
  3.2關注關鍵控制點:對食品安全和質量有重大影響的指標(如致病菌、農殘、獸殘、重金屬、過敏原、關鍵理化指標)必須檢測。
 
  3.3檢測能力保障:工廠需具備必要的檢測設備(或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實驗室),檢測人員需經過培訓并具備相應能力。
 
  3.4及時性:特別是對保質期短或需要盡快投入生產的原料,檢測結果應盡快出具。
 
  4.結果判定與處置:
 
  4.1 明確判定規則:所有檢測項目均合格,方可判定為合格予以接收。
 
  4.2不合格處理:
 
  立即隔離: 將不合格品明確標識并隔離存放,防止誤用。
 
  通知與溝通: 立即通知采購、質量負責人、生產計劃部門以及供應商。
 
  調查原因: 啟動不合格品調查,分析原因(是供應商問題、運輸問題還是抽樣或檢測問題?)。
 
  處置決定: 根據不合格的嚴重程度、對最終產品的影響、合同約定等,做出退貨、銷毀或極其謹慎的讓步接收(需有嚴格的審批流程和后續控制措施,通常僅限于非食品安全項目且不影響核心質量)的決定。涉及食品安全的不合格必須拒收、退貨或銷毀!
 
  記錄與追溯: 詳細記錄不合格情況、調查結果、處置決定及執行情況。
 
  5.入庫管理:
 
  5.1合格品入庫:驗收合格的原料,及時辦理入庫手續,記錄入庫信息(品名、批號、數量、入庫日期、倉位、驗收結果)。
 
  5.2儲存條件監控:嚴格按照原料要求的儲存條件(溫濕度、避光、通風、離地離墻、分類存放等)進行儲存,并持續監控記錄儲存環境。
 
  5.3先進先出:嚴格執行先進先出原則,確保原料在保質期內使用。
 
四、完善的記錄與追溯體系
 
  1.詳細記錄:
 
  對每一次驗收活動進行詳細、清晰、準確的記錄,包括:
 
  供應商信息、送貨信息(單據號、車號、司機等)。
 
  原料信息(品名、規格、生產日期、保質期、批次號)。
 
  感官檢查結果(描述或照片)。
 
  抽樣記錄(抽樣方案、抽樣量、抽樣人、日期)。
 
  檢測報告(或第三方報告編號)。
 
  驗收判定結果(合格/不合格)。
 
  處置情況(入庫單號、退貨單號、銷毀記錄等)。
 
  操作人員、復核人員簽字及日期。
 
  2.可追溯性:
 
  確保原料的批次號貫穿整個供應鏈(從供應商生產到工廠入庫、使用、直至成品),并能通過記錄快速準確地追溯到特定批次原料的來源、驗收情況、使用到了哪些產品中。這對問題發生時進行召回至關重要。
 
五、持續改進與資源保障
 
  1.人員培訓:
 
  定期對驗收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包括驗收標準、程序、抽樣方法、感官技能、檢測技能(如適用)、安全防護、記錄要求、不合格品處理、追溯要求等。確保人員能力勝任。
 
  2.設施設備:
 
  提供適宜的驗收環境(如獨立的驗收區域、照明、通風)、必要的工具(清潔的取樣工具、容器、快速檢測設備如ATP拭子、溫濕度計、pH計等)和儀器(實驗室設備),并定期維護校準。
 
  3.監控與審核:
 
  定期審核驗收記錄和操作,確保程序得到有效執行。
 
  定期統計分析驗收合格率、主要不合格項目、供應商表現等數據。
 
  根據審核結果、數據分析、客戶投訴、法規更新、工藝變化等,持續評審和更新驗收標準、程序和供應商管理要求。
 
  4.溝通協調:
 
  加強驗收部門與采購、倉庫、生產、質檢、研發等部門的溝通協調,信息共享,共同解決原料質量問題。
 
  總結來說,做好原物料驗收的核心在于:
 
  標準先行: 有據可依。
 
  源頭管控: 選擇管理好供應商。
 
  過程嚴謹: 核對、感官、抽樣、檢測步步為營。
 
  判定果斷: 基于數據,嚴守底線,不合格品堅決處理。
 
  記錄完整: 留下證據,實現可追溯。
 
  持續改進: 不斷優化,適應變化。
 
  通過系統化、標準化、嚴謹化的管理,食品工廠才能有效把控原物料入口關,為生產安全、優質的產品奠定堅實基礎,并最大程度降低食品安全風險和質量成本。
編輯:foodqm

 
分享:

食品伙伴網質量服務部為您提供專業的SC咨詢指導、企業標準備案、供應商審核、FDA注冊咨詢、ISO9001、ISO22000、HACCP、有機食品認證等服務。
聯系電話:0531-82360063
電話/微信:15269187106


HACCP聯盟

食品質量管理
[ 網刊訂閱 ]  [ 質量管理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質量管理
點擊排行
收縮

在線咨詢

  • 0531-82360063
  • 郵箱
  • 聯系人
  • 聯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