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對本公司質量/BRC管理體系之符合性、有效性進行系統審核,以確保質量/BRC管理體系持續有效運行。
2、適用范圍
本程序對內部質量/BRC管理體系審核活動事宜作出了明文規定。
3、職責
3.1管理者代表是內部管理體系審核總負責人,負責制定《年度內審計劃》,并負責組織實施。
3.2內審員負責內部管理體系審核。
4、定義
詳見手冊內定義
5、運作流程
5.1年度審核計劃的編制
5.1.1管理者代表負責組織編制并形成《內部審核計劃》,審核活動應涉及公司質量/BRC管理體系所有相關質量活動(要素),呈送總經理批準,分發至各部門經理。
內審計劃包括分布在全年、至少四個不同的審核日期。
對每個活動的審核的頻率應依據該活動的相關風險及以前的審核表現來確定。所有活動都應至少每年審核一次。
作為最低要求,內部審核計劃的范圍應包括:
HACCP計劃,包括為執行計劃而進行的活動(例如供應商審批,糾正措施和驗證)
前提方案(例如:衛生,害蟲控制)
食品防護與食品欺詐預防計劃
為符合BRC而執行的規程。
計劃內的每次內部審核應具備確定的范圍,并考慮HACCP 計劃中的一個具體活動或部分。
5.1.2如下特殊情況,管理者代表可隨時組織進行內部質量/BRC管理體系審核:
a)產品/服務出現嚴重缺陷;
b)顧客就產品/服務品質提出重大投訴;
c)公司架構、內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d)發生重大不合格、產品安全事故或者顧客及相關方投訴時……
5.2內審組組建
5.2.1內審組成員(包括內審組長)要求:
a)經過內審系統知識培訓,并取得內審員證書;
b)應與被審核區域無直接責任,熟悉審核區域內容和要求。
5.2.2內審組長職責:
a)組織內部質量/BRC管理體系審核實施;
b)代表審核組同受審核部門洽議;
c)審批《內部審核檢查表》,督促、指導內審員實施審核工作;
d)編制《內部審核報告》。
5.2.3內審員職責:
a)配合協助內審組長的工作,并按計劃實施審核;
b)編制《內部審核檢查表》;
c)現場審核并填制《內部審核檢查表》;
d)對不符合項填制《內審不符合報告》。
5.3內審準備
5.3.1依據內審計劃,內審組長負責編制并形成《內部審核實施計劃》,由總經理審批后向各被審核部門發放。
a)每部門審核時間長短應由《內部審核檢查表》安排之工作量決定;
b)內審員應與被審核部門保持相對獨立性。
5.3.2各部門在接到審核計劃后,應作好充分的準備,包括:
a)妥善安排審核期間的工作;
b)準備好所有備查之文件、記錄;
c)確定好受審區域陪同人員;
5.4內審實施步驟(流程)
內審組依據《內部審核檢查表》、公司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三層文件、顧客相關要求、相關法律法規,對各受審區域實施審核,其步驟為:
a)召開首次會議;
b)進行現場審核;
c)確定不符合項并編制《內審不符合報告》;
d)召開小結會議;
e)召開末次會議,宣布審核結果;
f)編制內部審核報告。
5.5召開首次會議
5.5.1首次會議由內審組長主持,受審核區域負責人、部門有關人員及全體內審組成員及各區域陪同人員出席。
5.5.2首次會議議題內容包括:
a)出席人員簽到;
b)內審組成員介紹;
c)各部門陪同人員介紹;
d)本次審核活動安排最終確認(應征詢受審部門意見);
e)內審方式簡介(即收集客觀證據方式);
f)內審原則;
g)可能發現的不符合項的處置方式;
h)小結會議召開時間、地點、出席人員;
i)重申末次會議召開時間、地點、出席人員
5.6進行現場審核
5.6.1內審員通過提問、查閱文件、記錄、檢查現場、產品驗證等方式了解現狀,填制《內部審核檢查表》,并要求被審核部門負責人或陪同人員予以確認。
5.6.2內審員應從如下幾個方面,全面對被審核區域進行審核:
a)質量/BRC管理體系之符合性;
b)質量/BRC管理體系之適宜性;
c)質量/BRC管理體系之有效性。
5.7確定不符合項并編制《內審不符合報告》
5.7.1不符合項之構成
a)不符合某個“審核依據”(如BRC FOOD標準);
b)對提升產品/服務品質不利。
5.7.2嚴重不符合項判定原則
a)區域失效;
b)系統失效;
c)嚴重損害顧客、供方、政府、社區等內外部相關方利益。
5.7.3內審員對某一受審核區域審核完畢,應針對所有發生之不符合項,編制《內審不符合項報告》,編制時應注意:
a)使用企業的術語,便于閱讀、理解;
b)要對受審核部門有幫助;
c)要有問題嚴重性的判斷;
d)要有受審部門人員的簽名以示了解。
5.8召開小結會議
5.8.1一天審核活動全部完畢,內審組長應主持召開小結會議,全體內審組成員出席。
5.8.2小結會議議題內容包括:
回顧一天的審核進展情況;
a)口頭報告當天審核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內審員);
b)與受審核部門交流信息,澄清任何含糊不定的現象;
c)開具不符合項報告;(內審員)
d)征求受審核部門對審核工作的意見;
e)檢討審核進度,必要時調整審核計劃;
5.9召開末次會議
5.9.1全部審核活動結束,內審組長應主持召開末次會議,總經理、各部門經理、全體內審組成員及相關部門/人員出席。
5.9.2末次會議議題內容包括:
a)出席人員簽到;
b)感謝各受審核部門的支持和合作;
c)重申內審的目的、范圍、依據、方法和原則;
d)肯定各部門在品質工作上的優點和成績;
e)由各內審員宣讀各部門不符合項;
f)內審組長宣讀內部審核報告、并總結;
g)征求各部門的意見;
h)請最高管理者發言。
5.10編制內部審核報告
內審組長依據內審實施結果,編制內部審核報告,經總經理審批后,發放至所有有關部門。
5.11不符合項持續改進
5.11.1《內審不符合報告》統一移交內審小組監管實施,內審小組負責不符合項改進措施實施結果的驗證工作。
5.11.2完成期限到期或整改完畢,內審員負責對不符合項改進績效進行驗證,并應遵循以下原則:
a)一般只針對所提出的不符合項進行,但若有其它問題也應指出;
b)原因是否徹底分析清楚,是否抓住要點;
c)實施過程中有無困難,是否需要其它部門配合和支持;
d)涉及到文件更改、體系調整的是否有效執行;
e)是否在要求的時限內完成;
f)最終的效果如何(要重新抽樣檢查確認);
g)有無必要的記錄,記錄控制得如何;
h)沒有完成或無法完成的要提交管理者代表裁決;
5.12記錄的管理
記錄的管理依據《記錄控制程序》,記錄的流轉規則及保存期依據《記錄清單》執行。
6、相關支持文件
《記錄控制程序》
7、相關記錄表格
7.1《內審頻率風險分析記錄》
7.2《 年度內審計劃》
7.3《 年度內部審核實施計劃》
7.4《內審會議簽到表》
7.5《內審不符合項報告》
7.6《內部審核檢查表》
7.7《內審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