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調味的香辛料
①八角
也叫大料、大茴香。在烹飪中用的很多,主要用于煮、鹵、醬及燒等各種肉類,可除各種肉類的腥膻等異味,增添芳香氣味,并可調劑口味,增進食欲。做紅燒肉、大盤雞,紅燒雞、紅燒排骨等等的紅燒各種肉類的菜,都得靠八角去腥味提香味。
②白芷
白芷是燉牛羊肉的首選,它是去羊肉腥膻味最佳的調味料。作為調料的白芷有三大作用,去牛羊肉的腥味、給湯增香、促進食欲。
③草果
草果醇香異常,通常用于給烹制的肉類、菜肴等增香。火鍋底料、麻辣香鍋底料里它是必備的調味料。特別是新疆菜,大盤雞、紅燒牛肉,紅燒羊肉等等是必須得有草果的。
草果常用作調料,用量一般在2-3個左右。草果有四大作用,給菜肴增香、幫助消化、除濕、解酒。
④花椒
是麻辣、香辣菜用得最多的調料,常用于配制鹵湯、腌制食品或燉制肉類做火鍋底料等等,有去膻增味作用。亦為“五香粉”原料之一
炒菜放花椒可溫陽驅寒、提升免疫力。炸花椒油時油溫不宜過高。炒菜時,在鍋內熱油中放幾粒花椒,發黑后撈出,留油炒菜,菜香撲鼻。把花椒、植物油、醬油燒熱,澆在涼拌菜上,清爽可口。腌制蘿卜絲時放入花椒,味道絕佳。
⑤肉蔻
肉豆蔻,別名肉果、玉果、迦拘勒、肉豆蔻、頂頭肉等。肉豆蔻所含揮發油,少量能促進胃液的分泌及胃腸蠕動,而有開胃和促進食欲,消脹止痛的作用。作調味料,可去異味、增辛香,能暖脾胃等。用于鹵、紅燒、醬肉、燉各種肉湯等等。
許多人常問肉蔻是草果嗎?不是的,這是兩種不同的香料,草果紅燒用得多,肉蔻燉肉用得多。
⑥孜然
別名安息茴香,孜然是維吾爾語,指的是安息茴香,我國新疆、甘肅是孜然的主要產地。孜然生吃、熟吃均可。一般來說,香氣濃郁的熟孜然適合用食物蘸著吃,而炒菜、煎烤宜用生孜然,以避免重復高溫導致香味消失。在吃法上,別以為只有烤肉才能放孜然,原始的新疆抓飯都加孜然。新疆人做菜愛加孜然,炒土豆絲、青椒、豆腐等素菜時,都可以放一點。烹調時既可以用整粒的孜然,也可將它磨成半整半碎的,或直接買孜然粉。整粒孜然在食用前,應先除去雜質,再用清水反復淘洗,然后晾干或烘干。存放時應放入瓶、罐密封保存,以防時間過長香味揮發。
炸饃片,炸帶魚各種魚,都可以加點孜然粉,香味濃郁。用孜然烹飪牛羊肉,可以祛腥解膩,并能令肉質更加鮮美芳香,增加食欲。火鍋底料一般都有孜然,可以提香味。患有胃寒的人,在炒菜或烤肉的時候放點孜然,可以祛除胃中的寒氣。用孜然調味菜還可以防腐殺菌。
2、常用香料配伍時的作用
①砂仁
砂仁有透骨的作用,可以把其他香料的味道滲透到肉里乃至骨髓,不過市場上假的砂仁太多,購買時需要注意分辨。品質最好的是陽春砂仁。
②肉蔻
肉蔻在雞類產品中用量少,肉蔻是提鮮的,而雞肉本身鮮味就很足,所以用量少,但豬肉類就不同了,豬肉香味很足但是鮮味不足,所以肉蔻在豬肉類的比例稍大。
③草蔻
草蔻在雞產品中有脫骨的作用 ,所以雞產品中必不可少。再就是同樣功效的檳榔片,也是脫骨的。
④白蔻
白蔻去腥效果很突出,所以用在腥味比較大的肉類中,應用比較廣泛的就是鴨產品和牛羊肉。
⑤香葉
有中和諸味的作用,一般用量不大,也是中間力量。當然還有甘草和羅漢果,后兩種用量就要少了。
⑥草果
有解膩去腥的作用 ,用多了發悶 ,也是中間力量,在牛羊肉中比例稍大。
⑦山奈
用山奈做的肉類吃到胃里有一種暖暖的感覺,用多了有種辛辣味。
⑧陳皮
清香解膩效果最為突出,著名的王守義十三香的主料就是陳皮,以兩年的陳皮最好,產地是新會陳皮。
⑨丁香
丁香所含的揮發油很強大,極易揮發,所以用量最小,能在最短的加熱過程迅速出味,所以不能多用。
3、常用香料的主香部分選擇
傳統常規型:
八角、桂皮、小茴香(一般傳統口味上會選擇它們之一為主料)
麻香常規型:
花椒、麻椒、藤椒(這一類麻香型香料為主香時不太合適長時間的燉煮,長時間的燉煮會讓它們的味道消散,讓麻香味覺大打折扣)
油脂類主香型:
白芷、草果(這類香料出香速度不算快,適合于燉煮,在選擇油脂含量比較高的食材時,可以選擇它們之一為主料)
辣香常規型:
二荊條、皺皮椒、鐵皮椒新一代(這些辣椒的辣度比較低,相比較下,香氣比較足,可以為辣香口味時的主料)
風味常規型:
肉蔻、丁香、陳皮、香茅、南姜(這些香料在制作具有特殊風味菜肴的時候,可以選擇為主香)
在選擇完主香之后,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輔助性的功能香料。
4、常用的功能香料大致如下
增強新鮮的口感:香茅草、小茴香,蒔蘿籽、南姜、良姜、靈香草、香菜籽
增強麻香感,加強麻舌感:紅蔻、香果、香砂、川穹
調節辛辣口感:羅漢果、香茅草、甘草
使用多種香料的時候調和各種香氣,避免香味太過渾濁:甘草、草果、陳皮
增強后香味覺層次感:蒔蘿籽、白蔻、多香果、五味子
增強后香的滲透力:丁香
促進糯軟口感:肉蔻、山奈、陳皮
促進骨肉分離:草蔻、檳榔、砂仁(同時砂仁和草蔻都具有不錯的增強香氣的效果)
增強回甘口感的效果:甘草、甘松、當歸
增強香氣的效果:香加皮、山奈、香葉
改善油膩口感的效果:陳皮、枳殼、草果
增強辛香感:蓽菝、胡椒、干姜、生姜
牛肉抑臭效果好的依次是:大蒜、洋蔥、丁香、香菜等;
羊肉抑臭效果好的依次是:鼠尾草、百里香、丁香、香菜等;
豬肉抑臭效果好的依次是:鼠尾草、肉豆蔻等;
魚類抑臭效果好的依次是:胡椒、大蒜、生姜、肉豆蔻等。
(鼠尾草和丁香,百里香和丁香抑臭效果有相加的效果。鼠尾草和百里香,大蒜和芹菜則會使抑臭效果減弱。)
牛肉賦香效果好的依次為:胡椒、丁香、生姜、大蒜、肉桂、洋蔥、香菜等;
羊肉賦香效果好的依次為:胡椒、肉豆蔻、桂皮、姜、香菜、丁香等;
豬肉賦香效果好的依次為:肉豆蔻、鼠尾草、大蔥、月桂、丁香、大蒜等;
魚肉賦香效果好的依次為:生姜、大蒜、洋蔥、胡椒、陳皮、肉豆蔻、香菜等。
(賦香調料的主體香料可占香料總量的40%~50%)
5、過量起副作用的香料
豆蔻過量會產生澀味和苦味;
月桂過量也有苦味;
香菜過量有化妝品的味道;
芹菜、百里香、芥末過量會有草藥味。
6、香辛料的使用原則
①香料投放的基本原則
香料在使用時要本著寧少勿多的原則否則反而會適得其反。尤其是蓽撥、丁香等香味濃的香料如果投放的太多,就會產生一股發悶的味道。
②香料投放前的處理
香料本身多少都會有一些異味和苦澀味,在使用前要想辦法除去,芳香味香料中包含有的異味和苦澀味較小,用清水浸泡一下就可以除去大部分異味,而苦香類香料中所包含的異味比較多,所以一般采用白酒浸泡,因為酒精油溶解和滲透作用,使得香料中的異味更容易除去,浸泡時如果香料個大或者密實,要敲開在浸泡。
③炒制香料、讓其更好出香
香料中的呈香物質有些是脂溶性的,單純浸泡不能完全發揮出來,需要經過炒制。用油炒時要注意用小火低油溫,切記猛火熱油把香料炒焦炒糊。香料下鍋時要注意先后順序,出香慢的先放(八角、桂皮、草果等),出香快的要后放(香茅草、百里香、香葉、孜然等),以使香料出香時間趨于一致。一般來講,出香快是因為顆粒小,出香慢是因為塊比較大,所以可將八角、桂皮、草果等敲碎后與出香快的香料一起下鍋。
④使用香料要合理搭配
在使用時,芳香類和苦香類要合理搭配,一般情況下芳香類用量稍大些(如八角、小茴香可多放)苦香類用量稍小些(如砂仁放多了會特別苦,蓽撥有辣口也不能多放,白芷放多了中藥味會特別大)。
⑤關于香料投放時的用量控制
一般沒有固定的使用量規定,要不同原料不同對待,不能為了圖省力,包個萬能的香料包。如果原料腥膻味大,要多加一下去異味的香料,如加工羊肉時加入一些孜然,加工狗肉時加入一些薄荷等。
⑥根據原料特性,調整香料用量
要根據原料的特性,增減各種香料的用量,如豬肉要多用些肉蔻、桂皮。雞鴨等家禽要多用些沙姜和白芷,還離不開少許丁香。
下貨內臟類多投放去腥、臊、臭、膻的香料,如肉豆蔻、草果、沙姜、白芷、砂仁、蓽撥等,以去除異味増香。
香料之間的搭配比例是根據所需鹵制的產品決定的,不同的原材料,需要不同的香料側重比。比如雞肉適合當歸重一點,鴨肉適合白芷重一點,豬肉適合木香重一點,牛肉適合桂皮重一點,兔肉適合陳皮重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