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本程序旨在為確保食品生產過程中的衛生條件得到有效控制而制定,以預防、消除或降低食品安全危害至可接受水平。它為所有與衛生相關操作提供了標準化的指導和要求。
二、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本公司所有與食品接觸的表面、加工環境、人員衛生及相關的公共設施的管理與控制,涵蓋所有生產區域、倉儲區域及更衣室等輔助區域。
三、職責
生產部:負責按照本程序執行日常的清潔消毒操作。
品控部:負責監督、驗證本程序的執行效果,并進行必要的微生物或理化檢測。
設備部:負責保障清潔消毒設施(如熱水供應)的正常運行,并參與制定設備清潔規程。
人事行政部:負責組織員工的衛生培訓與健康管理。
全體員工:有責任理解和遵守本程序的所有規定。
四、程序內容
(一)加工用水和冰的安全
1、監控對象:
生產用水(自來水、自備井水)、制冰用水、作為配料的水、接觸食品或食品接觸面的水。
2、標準:
水質應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
與水接觸的設備和管道材質應為無毒、不生銹的材料。
供水設施與污水排放系統無交叉連接。
3、監控方法:
每年至少兩次由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水質進行全項目檢測。
品控部每月對車間各出水口的余氯(或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進行內部監測。
每日開工前,檢查水管有無破損、滴漏。
4、糾正措施:
發現水質不合格時,立即停止使用,并對已生產的產品進行隔離評估。
查找污染原因并修復(如清洗水箱、更換濾芯、調整加氯量)。
對制冰設備和儲冰場所進行清潔消毒。
5、記錄:
《水質檢測報告》(第三方)
《車間水質日常監測記錄》
《糾正措施報告》
。ǘ┦称方佑|面的衛生狀況
1、監控對象:
設備工具(刀具、案板、傳送帶、料斗等)、工器具、工作臺面、內包裝物料、員工手套、工作服等。
2、標準:
表面清潔、光滑、無腐蝕、無縫隙、無積水,微生物指標符合公司內控標準。
3、監控方法:
視覺檢查: 每日開工前、生產間隙及收工后,檢查所有食品接觸面是否清潔無異物。
化學驗證: 使用ATP熒光檢測儀等對關鍵接觸面進行快速清潔度驗證。
微生物涂抹實驗: 品控部定期對重點區域進行取樣檢測。
4、清潔消毒程序:
頻率: 每班工作結束后、不同產品切換時、工器具接觸地面后。
步驟: 清除雜物 → 清水沖洗 → 清洗劑刷洗 → 清水沖洗 → 消毒劑消毒(82℃以上熱水或符合標準的化學消毒劑) → 清水沖洗(如需要) → 晾干/風干。
5、糾正措施:
發現不潔表面,立即停止使用,重新進行清洗消毒。
調查污染原因,防止再次發生。
評估對產品的影響。
6、記錄:
《設備/工器具清洗消毒記錄》
《ATP檢測記錄》
《微生物涂抹檢測報告》
(三)防止交叉污染
1、監控對象:
人員、物料、氣流、水流的流向;生熟區、清潔區與非清潔區的隔離。
2、標準:
人流、物流、氣流、水流設計合理,防止由生到熟、由臟到凈的交叉污染。
3、監控方法:
每日檢查區域隔離門、傳遞窗是否處于正常關閉狀態。
監督員工是否按規定的路線和程序進出不同衛生等級的區域。
檢查工器具和容器是否按區域專用,并有明顯標識(如生、熟區顏色區分)。
4、控制措施:
人員: 嚴格區分不同清潔區域的工作服和鞋靴,并強制執行洗手消毒程序。
物料: 原輔料、包裝材料、成品有獨立的存放區域,物流方向單一。
空氣: 清潔度要求高的區域保持正壓,進氣有過濾裝置。
冷凝水: 定期清理天花板和管道上的冷凝水,防止滴落。
5、糾正措施:
立即糾正違規行為(如走錯通道、混用工器具)。
對被污染的區域和產品進行處理。
對員工進行再培訓。
6、記錄:
《衛生檢查日報表》
《員工培訓記錄》
《糾正措施報告》
(四)手部清潔、消毒和衛生間設施的維護
1、監控對象:
洗手消毒設施、衛生間設施、員工操作。
2、標準:
設施齊全、功能完好,員工能正確執行手部清潔消毒程序。
3、監控方法:
每日檢查洗手消毒設施是否正常(水溫、皂液、消毒液、干手器)。
監督員工在進入車間、接觸污物、如廁后等時機是否執行洗手消毒程序。
定期檢查衛生間的清潔狀況。
4、程序:
洗手消毒步驟: 清水濕手 → 涂抹皂液 → 搓洗20秒以上(包括指尖、指縫、手腕) → 清水沖凈 → 消毒液浸泡20-30秒 → 清水沖凈(根據消毒劑要求) → 干手器或紙巾干手。
5、糾正措施:
設施損壞立即報修。
對未正確執行程序的員工進行糾正和再教育。
6、記錄:
《設施檢查記錄》
《衛生檢查日報表》
。ㄎ澹┓乐雇鈦砦廴疚镂廴
1、監控對象:
潤滑油、清潔劑、殺蟲劑、冷凝水、金屬碎片、玻璃、塑料等物理性異物。
2、標準:
食品、包裝材料及食品接觸面無潛在污染物。
3、監控方法:
檢查化學品(潤滑油、清潔劑)是否為食品級,并標識清晰、單獨存放。
檢查設備是否有防止潤滑油滴落的裝置。
檢查燈具有無防護罩,玻璃窗戶有無貼膜。
檢查天花板、墻壁有無剝落物。
4、控制措施:
使用食品級潤滑油。
所有化學品上鎖管理,專人負責領用。
定期檢查維修設備,防止金屬碎屑產生。
生產線上方不設水管、電線管。
5、糾正措施:
立即清除發現的污染物。
隔離并評估受污染的產品。
查找來源并采取永久性糾正措施(如維修設備、更換燈具)。
6、記錄:
《化學品管理記錄》
《設備維護記錄》
《異物控制檢查記錄》
(六)化學品(消毒劑、潤滑劑)的標識、儲存和使用
1、監控對象:
所有在生產區域使用的化學品。
2、標準:
原包裝容器或專用容器,標簽清晰(標明名稱、濃度、使用方法、警示語),專人管理,上鎖儲存。
3、監控方法:
每日檢查化學品倉庫和現場使用點的管理情況。
核對消毒液的配制濃度是否符合要求(使用試紙或濃度計)。
4、控制措施:
建立《允許使用化學品清單》。
對員工進行化學品正確使用和應急處理的培訓。
消毒液由經過培訓的專人配制。
5、糾正措施:
立即處理標簽不清或誤放的化學品。
調整不正確的消毒液濃度。
對違規操作進行糾正。
6、記錄:
《化學品領用記錄》
《消毒液配制記錄》
《化學品MSDS清單》
。ㄆ撸﹩T工健康狀況的管理
1、監控對象:
所有員工的健康狀況。
2、標準:
患有或可能患有有礙食品衛生疾病的員工,不得從事直接接觸食品的工作。
3、監控方法:
新員工入職前必須進行健康體檢,取得健康證。
在職員工每年進行健康檢查。
班前會上,班組長觀察員工是否有患病跡象(如腹瀉、嘔吐、發燒、皮膚感染等)。
4、控制措施:
建立員工健康檔案。
宣傳并要求員工主動報告自己的健康狀況。
5、糾正措施:
發現患病員工,立即調離生產崗位,直至康復并取得醫生許可。
對該員工接觸過的產品和表面進行評估和清潔。
6、記錄:
《員工健康檔案》
《員工每日健康狀況檢查記錄》
。ò耍┫x害鼠害的防治
1、監控對象:
蒼蠅、蟑螂、老鼠、蚊子等。
2、標準:
生產及儲存區域無蟲害鼠害活動跡象。
3、監控方法:
定期檢查蟲害防治設施(如滅蠅燈、鼠站、防蠅紗窗)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檢查室內外環境,尋找蟲害活動蹤跡(如糞便、啃咬痕跡)。
4、控制措施:
與有資質的蟲害防治公司簽訂合同,定期進行防治。
保持廠區環境清潔,清除雜草、積水,垃圾日產日清。
車間入口設擋鼠板、風幕機,物流口設塑料門簾。
車間內的滅蠅燈不得設在產品暴露區域的上方。
5、糾正措施:
發現蟲害立即通知蟲害防治公司進行處理。
查找并封堵蟲害入侵的通道。
增加檢查和處理的頻率。
6、記錄:
《蟲害防治服務報告》
《蟲害防治設施檢查記錄》
《蟲害活動趨勢分析圖》
五、記錄保持
所有與本SSOP相關的監控、糾正和驗證記錄,應由各責任部門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或符合相關法規及客戶要求。
六、培訓
所有相關員工必須接受本SSOP的培訓,并理解其重要性。新員工須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當程序發生變更時,需進行再培訓。
七、附件
相關的記錄表格(見各SSOP條款)
廠區平面圖(人流、物流、氣流圖)
化學品MS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