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批次食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
3批次食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分別為貴池區墩上購物城銷售的干姜,吡蟲啉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合肥森愛商貿有限公司在淘寶網合家福生鮮店鋪銷售的荔枝,吡唑醚菌酯、氰霜唑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青陽縣廟前鎮臘梅蔬菜店銷售的大蔥,噻蟲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吡蟲啉是煙堿類超高效殺蟲劑,具有廣譜、高效、低毒、低殘留,害蟲不易產生抗性,并有觸殺、胃毒和內吸等多重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姜中吡蟲啉最大殘留限量為0.05mg/kg。呲蟲啉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種植環節沒有按照農藥使用規范用藥。
吡唑醚菌酯(農藥殘留)是一種具有保護、治療和傳導作用的廣譜殺菌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荔枝中吡唑醚菌酯殘留量不得超過0.05 mg/kg。吡唑醚菌酯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種植過程為控制蟲害,加大了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
氰霜唑是一種新型低毒殺菌劑,具有很好的保護活性和一定的內吸治療活性,持效期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荔枝中氰霜唑殘留量不得超過0.02 mg/kg。氰霜唑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種植過程為控制蟲害,加大了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
噻蟲嗪是煙堿類殺蟲劑,具有胃毒、觸殺和內吸作用,對蚜蟲、蠐螬等有較好防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噻蟲嗪在蔥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3mg/kg。噻蟲嗪殘留量超標可能是為快速控制蟲害,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的產品中殘留量超標。
吡蟲啉是煙堿類超高效殺蟲劑,具有廣譜、高效、低毒、低殘留,害蟲不易產生抗性,并有觸殺、胃毒和內吸等多重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姜中吡蟲啉最大殘留限量為0.05mg/kg。呲蟲啉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種植環節沒有按照農藥使用規范用藥。
4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
4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分別為蚌埠市淮上區朗通百貨店(個體工商戶)銷售的標稱宿州鵬美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香酥小麻餅,檸檬黃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淮南世紀陽光商廈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阜陽市華陀醬園廠生產的西湖糖蒜,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固鎮眾彩農貿市場吳艷春銷售的楊梅,糖精鈉(以糖精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淮北市朔里趙玲超市銷售的標稱碭山縣雙五粉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雙五粉條,檸檬黃、莧菜紅、日落黃、亮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檸檬黃又稱酒石黃、酸性淡黃、肼黃,是常見的人工合成著色劑,主要是使食品著色,是賦予和改善食品色澤的物質,沒有營養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檸檬黃在粉絲、粉條中不得使用。粉條中合成著色劑不合格可能是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
莧菜紅又稱酸性紅27、食品紅2,雞冠花紅,是常見的人工合成著色劑,主要是使食品著色,是賦予和改善食品色澤的物質,沒有營養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莧菜紅在粉絲、粉條中不得使用。粉條中合成著色劑不合格可能是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
日落黃又稱晚霞黃、夕陽黃、橘黃,是常見的人工合成著色劑,主要是使食品著色,是賦予和改善食品色澤的物質,沒有營養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日落黃在粉絲、粉條中不得使用。粉條中合成著色劑不合格可能是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
亮藍又稱食用青色1號、食用藍色2號,是常見的人工合成著色劑,主要是使食品著色,是賦予和改善食品色澤的物質,沒有營養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亮藍在粉絲、粉條中不得使用。粉條中合成著色劑不合格可能是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
防腐劑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學成分,用于延緩或抑制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敗變質。常見的防腐劑有苯甲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鈉鹽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得超過1。
糖精鈉是食品工業中常用的合成有機化合甜味劑,為增強食品的味覺效果,糖精鈉通常被用在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導致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生產時為了片面追求產品的甜度,未按照GB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規定超限量添加;也有可能是原輔材料質量控制不嚴,盲目使用一些成份不明確的復合添加劑,造成糖精鈉超標。
2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湘潭縣易俗河鎮菲韻堂食品店(個體工商戶)在拼多多根源堂花茶養生店銷售的標稱安徽修江茶源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羅漢果金銀花茶,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合肥文存商貿有限公司在天貓和厚祥旗艦店銷售的標稱廬江和厚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青桔香橙檸檬茶,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霉菌是評價食品質量安全的一項指示性指標,食品中霉菌數是指食品檢樣經過處理,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后,計數所得1g或1mL檢樣中所形成的霉菌菌落數。霉菌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格消毒不徹底,還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此外,還有1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為桐城市卅鋪綺百惠生活超市銷售的標稱望江縣海萍食品加工廠生產的老式酥糖,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隨著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用油已經變質,或者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原料中的脂肪已經氧化,導致終產品油脂氧化酸敗。
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已組織開展核查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