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中山市石岐區百駿茶樓銷售的廣東白切雞,菌落總數不符合廣東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規定;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黃岐俏燃旺閣餐廳使用的餐盤,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消毒餐(飲)具中大腸菌群不得檢出。餐(飲)具中檢出大腸菌群的原因可能是餐具清洗、滅菌不徹底,或存放過程中污染等。
4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
4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分別為南澳縣后宅鎮世紀華聯超市銷售的生姜,噻蟲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惠州市惠城區悅利鮮果行銷售的白糖罌荔枝,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廣州市番禺區羅慶忠家禽檔銷售的文昌雞和烏雞,氯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噻蟲胺屬新煙堿類殺蟲劑,具有內吸性、觸殺和胃毒作用,對姜蛆等有較好防效。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噻蟲胺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噻蟲胺在根莖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2mg/kg。姜中噻蟲胺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蟲害,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的產品中殘留量超標。
氯霉素是酰胺醇類抗生素,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氯霉素殘留一般不會導致對人體的急性毒性作用;長期大量攝入氯霉素殘留超標的食品,可能在人體內蓄積,產生耐藥并對同類藥物有交叉耐藥,引起胃腸道癥狀、肝功能異常、血液系統異常等。《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50號)中將氯霉素列為在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在食品動物中不得檢出。雞肉中檢出氯霉素的原因,可能是在養殖過程中違規使用。
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種廣譜、高效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中毒表現有頭痛、頭昏、惡心、嘔吐、抽搐,重者可出現血壓急劇下降、出現昏迷或多器官衰竭。少量的農藥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氯氟氰菊酯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荔枝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1mg/kg。荔枝中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蟲害,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的產品中殘留量超標。
1批次食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
1批次食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為羅定市鵬泰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韭菜,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鎘是一種蓄積性的重金屬元素,可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長期食用鎘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人體腎臟和肝臟造成損害,還會影響免疫系統,甚至可能對兒童高級神經活動有損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規定,鎘(以Cd計)在新鮮蔬菜(葉菜蔬菜、豆類蔬菜、塊根和塊莖蔬菜、莖類蔬菜、黃花菜除外)中的限量值為0.05mg/kg。韭菜中鎘(以Cd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其生長過程中富集環境中的鎘元素。
6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問題
6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問題,分別為東莞市耀興實業投資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通化圣雪山葡萄酒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青檸酒(發酵酒),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江門市昌大昌超級購物廣場有限公司開平東匯城店銷售的標稱襄城縣常相見果酒廠生產的藍莓果酒,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德慶縣好鄰居超級商場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新興縣太平鎮林園果品廠生產的楊桃片,胭脂紅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新興縣六祖鎮德興購物商場銷售的標稱揭西縣興旺園食品廠生產的甘草咸欖(涼果類),喹啉黃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佛山市禪城區順一通食品批發商行銷售的標稱廣州市酷鼠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泰國風味芒果干,檸檬黃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信宜市迎賓大道北富鴻城食品超市銷售的標稱廣東旺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富貴欖,喹啉黃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甜蜜素,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一種常用的非營養型甜味劑,其甜度是蔗糖的30~80倍,廣泛用于面包、糕點、飲料、配制酒及蜜餞等食品,其使用應遵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規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中規定,果酒中不得使用甜蜜素。食品中甜蜜素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增加風味違規使用。
喹啉黃是一種水溶性偶氮類合成的食用黃色色素,對人體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或可能產生有害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規定,蜜餞涼果中不得使用喹啉黃。蜜餞涼果中喹啉黃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改善產品色澤、提高市場價值而超范圍使用。
胭脂紅又名大紅、亮猩紅,偶氮類化合物,是常見的人工合成著色劑,在食品生產中應用廣泛。如果長期攝入胭脂紅超標的食品,存在致畸、致癌的可能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中規定,蜜餞中胭脂紅的最大使用量為0.05g/kg。蜜餞類中胭脂紅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過程中計量不準確,導致終產品中胭脂紅超標;也可能是生產企業為改善產品色澤,提高市場價值而過量使用;還可能是企業摻假造假濫用色素。
此外,還有2批次食品檢出其他指標問題,分別為中山市惠新購百貨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中山市金迪潮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粗白砂糖,色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廣州市番禺區市橋百禾莊餐飲店(個體工商戶)使用的碗,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是一種低毒物質,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穩定性好、成本低等優點被廣泛使用。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是消毒餐(飲)具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餐具清洗消毒過程中控制不當,會造成洗滌劑在餐具上的殘留過量,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餐(飲)具中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餐(飲)具消毒單位使用的洗滌劑不合格或使用量過大,或未經足夠量清水沖洗,最終殘留在餐(飲)具中。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及時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責令企業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分析原因進行整改;同時要求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將相關情況記入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按規定在監管部門網站上公開相關信息。
手機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