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為規范本公司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內部審核活動,驗證體系運行的符合性、有效性和持續性,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糾正與預防措施,以確保產品質量安全,滿足顧客及法律法規要求,并為管理評審提供輸入。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本公司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所覆蓋的所有區域和活動,包括但不限于:
前提方案: 廠區環境、廠房設施、維護保養、清潔消毒、蟲害控制、人員衛生等。
操作性前提方案: 針對特定污染源的控制措施。
HACCP計劃: 關鍵控制點的監控、糾偏、驗證記錄等。
生產過程控制: 從原料驗收至成品出庫的全過程。
倉儲與運輸管理。
產品質量檢驗。
文件與記錄控制。
3、職責
總經理:
批準年度內部審核方案,提供必要的資源。
食品安全小組/質量負責人:
負責組織制定和實施年度內部審核方案。
任命審核組長和審核員。
審批具體的內部審核計劃。
負責對審核結果進行跟蹤驗證,并向管理層報告審核情況。
審核組長:
編制本次《內部審核實施計劃》。
組織審核組進行審核前的準備。
主持首、末次會議,控制現場審核全過程。
編寫并提交《內部審核報告》。
審核員:
根據分工編制《內審檢查表》。
客觀、公正地完成現場審核任務,收集審核證據。
開具《不符合項報告》,并參與對糾正措施的有效性進行驗證。
受審部門:
配合審核工作,提供所需資源和證據。
針對不符合項分析原因,制定并實施有效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4、工作程序
4.1 審核策劃與準備
年度審核方案:每年初,食品安全小組/質量負責人根據過程的重要性、區域狀況和以往審核結果,制定《年度內部審核方案》。常規審核應覆蓋所有部門和體系要素,至少每年一次。當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組織結構重大變化、法律法規更新等情況時,應增加臨時性審核。
成立審核組:根據審核方案,任命審核組長和成員。審核員應經過培訓,具備相應能力,且與被審核區域無直接責任關系,以確保審核的獨立性和公正性。
制定審核計劃:審核組長在審核前5-7個工作日編制《內部審核實施計劃》,明確審核目的、范圍、依據、時間、審核組成員及分工,并通知受審部門。
編制檢查表:審核員根據審核計劃、相關標準(如GB 14881、ISO 22000、FSSC 22000等)、公司體系文件及法律法規,準備針對性的《內審檢查表》。
4.2 現場審核實施
首次會議:由審核組長主持,公司管理層、審核組及受審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內容包括介紹審核目的、范圍、方法和日程安排。
收集和驗證證據:審核員通過面談、觀察、查閱文件和記錄等方式,依據檢查表收集客觀證據,并記錄于檢查表中。
審核發現:審核組對收集的證據進行評審,確定符合項和不符合項。
開具不符合項報告:對于發現的不符合項,審核員應填寫《不符合項報告》,清晰描述不符合事實,判定其性質(嚴重或一般),并引用判定依據。報告需經受審部門負責人確認。
4.3 審核報告
末次會議:現場審核結束后,由審核組長主持召開末次會議,向受審部門和管理層報告審核發現,宣讀不符合項報告。
編制審核報告:審核結束后3個工作日內,審核組長完成《內部審核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審核概況、審核發現匯總、不符合項分布、體系運行符合性及有效性評價、結論和建議。報告經審批后分發至相關部門及管理層。
4.4 糾正措施與跟蹤驗證
原因分析:受審部門在收到《不符合項報告》后,需在規定期限內(通常為3-5個工作日)分析不符合產生的根本原因。
制定措施:針對根本原因,制定具體、可行的糾正和預防措施計劃,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日期。
措施實施:受審部門按計劃實施糾正措施,并保留相關記錄。
效果驗證:審核員或指定人員對糾正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驗證,確認其有效性。如措施無效,應要求重新制定并執行,直至問題關閉。
4.5 記錄保存
所有內審活動產生的記錄,包括年度方案、審核計劃、檢查表、不符合項報告、會議記錄、審核報告及糾正措施驗證記錄等,由食品安全小組/質量部門按《文件與記錄控制程序》進行歸檔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
5、相關文件
《文件與記錄控制程序》
《糾正與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管理評審控制程序》
GB 14881-201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
[公司HACCP計劃手冊]
[公司質量管理體系手冊]
6、相關記錄
《年度內部審核方案》
《內部審核實施計劃》
《內審檢查表》
《不符合項報告》
《內部審核報告》
《糾正與預防措施報告》
《首/末次會議簽到表》
附件:不符合項報告 (示例)
不符合項報告 |
編號: |
|
受審部門 |
負責人 |
審核日期 |
審核員 |
陪同人員 |
報告日期 |
不符合事實描述: |
|
|
判定依據: |
|
|
不符合性質: □ 嚴重不符合項 □ 一般不符合項 |
|
|
審核員: 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 受審部門確認: 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 |
|
|
原因分析: |
|
|
糾正與預防措施: |
|
|
驗證結果: |
|
|